
歐代 / 英代注冊

美國商標注冊

英國VAT注冊+申報

德國VAT注冊+申報

德國電池法注冊+申報

德國包裝法注冊+申報

西班牙包裝法注冊+申報

法國包裝法注冊+申報
根據(jù)2025年的最新規(guī)定,法國的進口增值稅(Import VAT)已全面實行“申報端自核算”制度,也稱為ATVAI(Auto-Taxation de la TVA à l'importation)。這取代了過去在清關時直接支付進口VAT的做法。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流程和要點:
核心原則:零凈額申報
ATVAI的核心是:在月度VAT申報表(CA3)中,將進口VAT同時計入“銷項稅”(稅負)和“進項稅”(可抵扣稅額),兩者相抵,當期凈納稅額為零。這極大地改善了企業(yè)的現(xiàn)金流,無需在清關時墊付大筆稅款。
具體操作步驟
理解計稅基礎:
進口VAT的計稅基數(shù)不是簡單的商品貨值,而是:
海關完稅價格 (CIF) + 關稅 + 其他運抵法國第一目的地的附加費用
CIF (Cost, Insurance, Freight):商品成本 + 運費 + 保險費。
關稅 (Duties):根據(jù)商品HS編碼和原產地確定的關稅金額。
附加費用:如清關服務費、到港后的內陸運輸費等。
計算進口VAT金額:
使用法國標準VAT稅率(通常為20%)乘以計稅基數(shù)。
公式:進口VAT = (CIF + 關稅 + 附加費用) × 法國VAT稅率 示例:
FOB價:€12,000
運保到法邊境(CIF):€13,200
關稅(4.7%):€13,200 × 4.7% = €620.40
計稅基數(shù):€13,200 + €620.40 = €13,820.40
進口VAT:€13,820.40 × 20% = €2,764.08
在月度CA3申報表中填報:
在提交給法國稅務局的CA3申報表中,需要在特定欄位填寫:
銷項稅 (Taxe Due):將計算出的進口VAT金額(€2,764.08)填入“進口自核算的銷項”(Auto-liquidation des importations)或類似名稱的欄位。
進項稅 (Taxe à Déduire):將同一金額(€2,764.08)填入“可抵扣的進項稅”(TVA déductible)中對應進口的欄位。
結果:銷項稅和進項稅相互抵消,該部分的凈額為零。
利用稅務局的預填數(shù)據(jù):
法國海關系統(tǒng)會自動采集企業(yè)的進口數(shù)據(jù)。
每月14日左右,稅務局的申報系統(tǒng)會自動預填CA3表中關于進口的基數(shù)和稅額信息。
企業(yè)需核對預填數(shù)據(jù)與自身的會計記錄和報關單是否一致。
會計入賬處理
關鍵點:進口VAT不再計入庫存成本。
正確做法:
庫存入賬:庫存成本 = CIF價 + 關稅 + 附加費用(即計稅基數(shù),€13,820.40)。不包含進口VAT。
VAT處理:將進口VAT(€2,764.08)單獨計入“應交稅費-應交增值稅(進項稅額)”科目。這筆進項稅可以在當月或未來月份用于抵扣法國的銷售銷項稅。
重要注意事項
強制適用:ATVAI是強制性的,自動適用于所有在法國注冊了VAT號并進行進口的企業(yè),無需單獨申請。
申報截止日:涉及進口VAT自核算的企業(yè),CA3月度申報的截止日期統(tǒng)一為次月24日(而非通用的19日)。務必牢記此日期,避免逾期。
數(shù)據(jù)核對:每月必須下載海關提供的“ATVAI數(shù)據(jù)明細”,與自己的會計賬目和CA3申報表進行逐筆核對,確保一致性。
建立臺賬:建議建立專門的“ATVAI臺賬”,按報關單號記錄每票貨物的CIF、關稅、附加費用、計稅基數(shù)、VAT金額、預填流水號等信息,便于管理和審計。
避免常見錯誤:
錯誤:在清關時支付了進口VAT,并將該VAT計入庫存成本,導致庫存價值虛高。
錯誤:在CA3表中只申報了銷項稅(或只申報了進項稅),沒有進行“同時沖抵”操作。
錯誤:將申報截止日誤記為19日,導致逾期申報。
通過正確執(zhí)行ATVAI操作,企業(yè)不僅能確保稅務合規(guī),避免罰款和滯納金,還能顯著優(yōu)化現(xiàn)金流管理。
歐代 / 英代注冊
美國商標注冊
英國VAT注冊+申報
德國VAT注冊+申報
德國電池法注冊+申報
德國包裝法注冊+申報
西班牙包裝法注冊+申報
法國包裝法注冊+申報